焦化行业中焦炉烟气是最主要、最关键的废气排放源。与火电厂烟气相比,焦炉烟气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焦炉烟气温度范围基本为180-300度,温度波动范围较大;
二是焦炉烟气成分复杂,NOx含量偏高,浓度一般为350mg/Nm3-1200mg/Nm3;
三是焦炉烟气中含有SO2,在180度至230度温度区间内,SO2易与氨反应转化为硫酸铵,造成管道堵塞和设备腐蚀;
四是焦炉烟囱必须始终处于热备状态。也就是说,烟气经脱硫脱硝后,最后排放温度还得保证在130度左右。
当前,焦炉烟气常用脱硝技术主要包括低氮燃烧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和氧化脱硝技术等。在众多的脱硝技术中,低温SCR烟气脱硝技术是焦炉烟气脱硝技术中相对成熟和可靠的工艺,脱硝效率较高且易于控制,运行安全可靠不会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低温脱硝催化剂是制约低温SCR脱硝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
鉴于烟气温度等原因,目前低温脱硝技术还只是在焦化、玻璃等少数行业应用。随着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市场的爆发,钢铁、水泥等非电行业将为低温脱硝技术带来更大的机遇。如何适应更低的烟气温度、防止催化剂中毒、解决废弃催化剂所产生的二次污染等问题将是低温脱硝催化剂企业应该努力攻关的方向。
2月27日上午,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例行发布会上发言,首次正式提出下一步应加大力度减排氮氧化物。他透露,大气污染防治攻关团队通过统一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模式建立了精确到区县一级的精细化的污染物排放清单。初步分析发现,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在全国面积占比不足3%,却排放了全国10%以上的二氧化硫,15%的氮氧化物和一次颗粒物,排放强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3到5倍。而且,冬季“2+26”城市范围内,硝酸盐已取代硫酸盐成为秋冬季重污染二次转化过程中最重要、占比最高的成份。硫酸盐是燃煤排放的标志性成分,硫酸盐占比大幅降低意味着京津冀的燃煤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硝酸盐占比提升,则表明氮氧化物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进一步凸现。
氮氧化物来自于燃烧过程,包括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等。我国通过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工业燃煤治理及民用散煤治理等,硫减排“走的步伐更快”,于是,氮氧化物的百分比贡献进一步凸现出来,这需加大力度减排。